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台灣未來,何去何從?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49927


除了勞動力外消費力也會減弱,再薪資不增而產品持續以低價競爭的情況下,為了降低實體店面店租金蝕利,電子商務還是會持續發展但是因為資金問題大部分人無法掌握通路,因此通路這一環仍然會是財團的禁臠。
除此之外因為政府持續對企業以及富人的租稅降低也讓國家稅收大幅減少,管中閩說三年大概是指三年玩完,台灣稅賦架構大多是上班族,目前過去對岸的人不少是指領人民幣的在台灣頂多加入工會繳最低勞健保費用,在租稅收入少支出多(公務員過多)的狀況下遲早會有彈盡援絕的狀況,因此政府遲早會提高上班族的稅金來因應這個情況,因為這一塊才是台灣最多的稅賦來源。
馬政府最終手段只有引進陸資和人口移民,對於中國富人來說能夠持有自由來去各國的護照是相當重要的事情,不過一旦操作了,台灣就會成為第二個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