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開週會的時候,老大把公司業績攤開來看,總營收成長4%可是獲利卻下降了14%。
因此如果要追平獲利必須提高20%的業績利潤,這一點並詢問公司其他業務的意見。
有的業務表示是公司內部互相報價廝殺造成毛利下降,這點其實我也認同畢竟太透明加上市場太小大家都搶食導致公司產品報價節節後退。
我的觀點是:
壹、我們公司產品屬於國產最貴,原因很簡單:MIT外加硬體成本過高。
貳、台灣市場我們能夠經營的太小,因為原因壹我們只著眼在專案以及新建廠房跟建案然而這塊卻都是各SI想要吞食的市場。
我提出的建議是把產品線再分隔出一塊入門等級市場並且弄出包裝行銷外也同時逼迫那些只詢問單組產品的人必須聯童購買其他高單價產品。
也就是今天並非專案規劃者來詢問單組產品是無法報價的必須連同搭配B產品才能出售,除非說明特殊因素以及需求不然是無法單品項出售,此種作法是學習光華套裝搭售的方式,同時出清其他產品庫存降低壓力。
再來入門等級產品包裝是為了突破目前市場侷限,因為太貴所以我們在店面零售市場很薄弱。因為大家都知道要達到獲利提高的三種方式:壹、降低成本 貳、提高單價(毛利增加)第三種就是增加市佔率用低毛利搭配量來達到。
然而要原廠降低成本難度很高,現行採用的TI方案真的不便宜也不知道會不會切到安霸方案再來要提高單價更會逼死自己而已,所以利用低價入門產品打入我們沒有經營的市場試試。
現在我的想法是:
先針對零售市場進行掃街拜訪,了解安裝廠商以及店家實際需求。
是否OK有待後續實驗看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